姓元的名人-姓名学

来源:佳淇算运网   更新 :2024-09-25 15:17   查看 :7193

袁姓是中国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91。

一些姓袁历史上的名人

袁弘 :即拓跋宏,北魏孝文帝。 公元386年,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(386-556年),政权日趋强大,占领了长江以北的整个地区,南北朝对峙。 传至孝文帝拓跋弘,迁都洛阳,改帝姓拓跋袁,改号袁弘,其他百姓仍为拓跋。 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,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元邪:字延和,咸文帝第六子,孝文帝之弟。 太和九年(485年),封石平王,转任中书令,封彭城王。 宣武于永平元年(508年)被杀,追赠使者持节、世忠、发黄蜡,兼中外诸将司徒恭,谥武宣王。 同年11月6日葬于长岭北山。

元界:紫慈山。 唐代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 天宝进士。 他继承陈子向反对六朝狂妄的文风,致力于古文创作,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。 着有《浪说》七回、《漫记》七回。

元祯:艺名魏之。 唐代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 元和元年,谋略考试第一名。 任佐捡起了东西。 他早期反对宦官势力,后来又转而依赖宦官。 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,共同倡导新乐府。二人齐名,并称为元白,其诗称为元和体。 着有《元史长庆文集》100卷,现存60卷。 他写下了传说中的《慧珍记》,记录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故事,后来被用作《西厢记》的基础。 52岁。

元载:字号功夫,岐山人。 唐朝,天下元帅司马氏。 他爱好学习和文学,并计划在明庄、老、文、李的研究基础上进入高等教育。 初授新平中尉军衔,又晋升大夫军衔。 肃宗赞扬了他的报告,并委托他制定国家计划。 他曾多次出使长江、淮河,率领运河和拉军。 俄罗斯内务部部长调任使节支部,使节全部调动。 在李辅国的帮助下,被调任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,除中良,并以贪污淫乱为由。 在大理,人们因贿赂而被击败并被处决。 集十卷,现存一首诗。

袁绛:字侯治(1008-1083),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(今利川县河源乡苏源村)。其祖父袁德昭为五朝吴越国相,故为钱塘人。浙江省杭州市)。 北宋大臣、文学家。 袁绛自幼聪明好学,五岁就能作诗。九岁时,遇荆南太守(今湖北江陵)。太守三问,上呈文。 天圣八年(1030年)中进士。 最初被授予江宁推官称号,并被摄为上元令(现属江苏省江宁)。 当地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包子王,欺男霸女,横行乡下。 袁绛不惧豪绅,依法擒获,斩首。 袁江善于破案,有妻子阿曼起诉他的邻居,因为他与醉酒的丈夫发生争吵,并在黑暗中闯入房子并砍断了他的脚。 袁江见女子哭,但并不伤心,说当晚她与丈夫同睡,但衣服上没有沾血。女子回来后,私下与僧人有说有笑。 他命令那女人和和尚休息一下,发现他们实际上犯了通奸罪,并杀死了他们的丈夫。 众人都称赞他。 平定使范仲淹将他调往永新县,后又调往通州海门县(今江苏省启东市东北)。 这个地区的人民大多靠卖盐为生,盐是政府依法经营的生意。老百姓卖盐犯法,使节们要严惩卖盐犯罪。 袁江认为,该地及居住在该地的人超过规定的储盐限额,情有可原,应从轻处罚。 后升任江西知县,知台州(今属浙江省),官至都知知县。 佑四年(1053年),任广东转运使,工部郎中,兼任浙江、河北转运使,召萨尔坦地龙副使,升天章阁造,知福州,入龙图阁为直学士。 调任广、粤、靖南,进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。 熙宁八年(1075年)十二月,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太常寺僧团侍郎、工部尚书参事。 元丰二年(1079年)五月,因神宗之子齐宁事受牵连,被贬亳州,改郢州。 三年后,他从正殿获得学士学位,成为一名优秀的知青。 四年,太子以少保为官。 袁江在为官期间,表现得当,支持王安石变法。 他工于诗文,又以"竟陵宫"为第十一宫,写成《上梁文》,连夜完成。 颁布给少数民族领袖的圣旨和外国的圣旨,大多是他所写的。 着有《玉堂集》,《宋诗全集》收录其诗2首,《宋诗年谱》收录其诗6首。 死后,追谥太子"张謇"。

袁景浩:公元550年,高阳废帝称帝,建立齐朝,史称北齐。 在原东魏政权中,袁氏贵族势力极其强大。 高洋夺取政权后,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极力削弱和限制元朝贵族的权力,结果与元朝贵族的矛盾变得非常尖锐。 有一次,高阳要巡视晋阳,担心元朝贵族乘机造反,于是屠杀了元朝贵族。 当时的定襄县令叫袁景安,为了避免被杀,他想改姓高。 堂弟袁景浩听说后,怒斥袁景安:"他为了保护自己,抛弃了祖宗,改姓他人,太丢脸了!大人宁可碎尸万段,也不可碎尸万段!"这就是说,大人宁愿碎尸万段,也不碎碎念! 如果你宁愿被打碎成玉,那么你如何能在完整的瓷砖中生存呢? 贪生怕死、一心保命保官的袁静安,竟然将表弟的话告诉了高阳。 高阳本来就对袁家贵族有所戒心,一听这话,更加愤怒,当即下令将袁景浩杀了。 后来,"我宁愿为正义而死,也不愿苟延残喘"被用作比喻。

袁德昭:姓伟安,字明远。五朝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(今利川县河源乡苏源村)人。 吴越王重志士,怕"险"字下的"灾"字,遂改姓元。后因战功卓著,被拜为宰相。

元风宗:礼名直隶(961-1038)),北宋余杭(今浙江杭州)人。 景德二年(1005年)进士,调歙州绩溪县,又迁常州乌金岭,事漳州,除中正军节度使尚书外,改淮南幕府,提拔忠云王统领泸州却府。 又名蜀州晋源县。 仁宗年间,迁太常城,赐五品,知通州海门县,迁太常博士。 我去拜见驻军尚书外郎,他出差监县,请他到余杭闲暇,请他到南京去办事。他当即辞官,回到姑苏,最终在京城做官。 紫江。 仲淹"继承岳父一生之德,力行岳父之德",又因其"孝友之风"、"以道入己"而受到人们的推崇,并为他撰写了墓志铭。

元好问:字于直(1190-1257),字宜山,金代修容(今山西忻县)人。 元魏出身,七岁能诗,兴鼎三年进士。 古文承袭汉、刘,结构严谨。 诗歌崇尚个性,反对浮华和魅力。 他的三十首诗绝句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。 与中州文集编着。 着有《夷山集》、《续夷间志》。 金庸小说中的"问世间情为何物"这句台词出自他的诗《墨鱼儿》。

此外,还有为弘扬佛教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高僧元浩、元启、元康、元冲等元祖名人。

袁姓男性名人:

元彪、元楼、元斌、元华、元秋、元奎等。

以上就是全部内容,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。

- END -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姓和的名人-姓名学

和姓,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97位。历史上部分姓和的名人和洽,三国魏汝南平人,字阳士。东汉末,举孝廉,不就。率亲旧依刘表。后归曹操,为丞相掾属。魏国既建,为侍中、郎中令。魏文帝即位,为光禄勋,封安城亭侯。魏明帝时,进封西凌乡侯,拜太常。为官清贫廉洁有操守,最后以售田宅自给,卒谥简。和峤西晋汝南西平人,字长舆。有盛名。袭爵上蔡伯。起家太子舍人,累迁颖太守。为政清简。以贾充荐,入为中书令。晋武帝深器之,预定灭吴大计。恒以储君机为忧。惠帝立,拜太子少傅,迁光禄大夫。家富性吝,杜预谓其有钱癖。卒谥简。和郁,西晋汝南西平人,字仲舆,和峤弟。以清干称。历伤书左右仆射、中书令、尚书令。怀帝永嘉五年,汉刘曜攻破洛阳,杀官吏,郁等奔苟。疾卒。和匹,(公元?~452年),著名北魏大臣。北魏太武帝时任侍中。太武帝拓跋焘正平元年(公元451年)任侍中,爵吴兴公。次年,太武帝为中常侍宗爱所杀,和匹秘不发丧,而是与侍中薛提、尚书左仆射兰延等议立新君,结果亦为宗爱矫皇后令杀之。和跋,北魏代人。以才辩名。道武帝时为外朝大人,参军国大谋,有智算。从入中原,以功进尚书,镇邺。封定陵公。出为平原太守。道武帝宠之冠于诸将。跋好虚誉,性尤奢yin,道武戒之,不听。遂诛跋。和归,北魏代人。和跋子。代地人(今山西北部),从征赫连昌有功,拜统万将军,赐成皋男。从安颉攻虎牢,拔之。进爵高阳侯。后以罪配凉州为民。盖吴起事,复以龙骧将军前往镇压。还拜冠军将军、雍城镇都大将、高阳氏。和安,北魏代人。和归孙。恭敏善事人,稍迁中书舍人。北魏孝明帝孝昌中,为益州刺史邴长史,固守小剑。梁将樊文炽围之,不克。遣降至城下说降,安命射之,乃退。东魏孝静帝尝夜与朝贤讲集,命安看斗柄所指,安答曰:“臣不识北斗。”高欢闻之,以为淳直。除给事黄门侍郎,后为仪州刺史。和士开,北齐清都临漳人,字彦通。初先世西域胡商,本姓素和氏。初选为国子学生。高湛为长广王时,辟为行府参军。善握槊,能弹琵琶,倾巧便僻,为湛所恩幸。湛即帝位(武成帝)迁黄门侍郎,尝劝帝以国事付大臣而恣意作乐,武成帝大悦,纳之。又与祖说武成帝禅位太子(后主),封官侍中、尚书左仆射。武平元年封淮阳王,除尚书令、录尚书事,操纵朝政。后为琅邪王高俨杀。和洪(生卒年待考),汝南人(今河南汝南)。著名隋朝将领。勇烈过人。仕周,以军功累至车骑大将军。从武帝平齐,又从破陈大将吴明彻于吕梁,赐爵北平侯。入隋,从韦孝宽讨平尉迟迥,又以北道行军总管击退突厥。后迁徐州总管卒。和逢,尧唐岐山人,武则天时负鼎上书,自言愿助天子和饪,坐流庄州十余年。后举进士第,擢监察史。突厥请尚公主,逢尧奉使称旨,擢户部侍郎。坐善太平公主,贬朗州司马。官终柘州刺史。和守阳,唐扶风人,字守阳。和士开裔孙。中宗景龙间,为碛西支度田判官。时宗楚客欲陷郭元振,逼守阳诬证之,守阳拒不从。曾为册立突骑施可汗使。使还,迁北庭都护府长史。改播川郡太守,寻迁北庭都护,专知支度营田十年,储积巨亿。迁陇右节度副大使,改陇西郡太守。迁江华郡太守,卒于途。和凝,字成绩,五代时郓州须昌(今山东省东平)人。少好学,年19、后梁末帝贞明二年登进士第。初贺瑰辟为从事,瑰与李存勖战,败,独凝以死相随,时称义士。仕后唐,历礼部、刑部员外郎,知制诰,权知贡举,所收多才名之士。后晋有天下,历端明殿学士、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出帝开运初,罢相,寻转左仆射。后汉时授太子太傅,封鲁国公。凝好修整,性乐善,常称道后进。凝生平好文章,文章以多为富,长于短歌艳词,有“曲子相公”之称,其长短名句《红叶稿》,又名《香奁集》。诗有《宫词》百首,词收于《花间集》,与子合撰有《疑狱集》,有集百卷。和岘,字晦仁,北宋浚义(今河南省开封市)人。后唐长兴四年(公元933年),出生于官宦世家。他自幼博览群书,喜音乐,好依声填词,是宋初著名词人,16岁登朝为著作郎。曾任太常博士、东京转运史、主客郎中、大常丞。他的词作被收录在《全宋词》中的有《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》三首。其主题是歌颂开国皇帝宋太祖“道高尧舜垂衣治,日月并文明”的功德和“九士乐生平”的盛世。和嵊(公元951~995年),字显仁,和岘之弟。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,累官光禄寺丞。淳化初年,撰《七牖题名记》,并补注父和凝所著《古今孝悌集成》十卷以献,擢直史馆。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,再献《观灯赋》,进右正言,知理检院。至道初年,与王旦同判吏部铨,后病亡。和斌,宋代濮州鄄城人,字胜之。初为德顺军指挥使,数御敌,身被创十余处。从狄青南征,以功擢权广西钤辖。大败抚水罗世念并收降之。历知宜、邕州,为高阳关、永兴军路副总管。为将以恩信得边民心,岭南珍货,一无所取,严禁边吏希功衅。官终步军都虞候。和勇(?-1474年),初名脱脱孛罗,蒙古和宁王阿鲁台之孙。明宣宗时居住于京师。袭指挥使,积功至都督佥事。宪宗天顺年间,充游击将军,统降夷千人往讨两广。成化初率所部从征大藤峡,晋左都督。三年召督效勇营训练,再著战功,特封靖安伯。和珅(1750年5月28日—1799年2月22日),原名善保,字致斋,钮祜禄氏,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。曾兼任多职,封一等忠襄公,任首席大学士、领班军机大臣,兼管吏部、户部、刑部、理藩院、户部三库,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、《四库全书》总裁官、领侍卫内大臣、步军统领等等要职,为皇上宠信之极,官阶之高,管事之广,兼职之多,权势之大,清朝罕有。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,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。后被嘉庆皇帝赐死。和文,元明山西平定人,字希文。师从吕思诚,学行优异。明洪武中擢用,以勤能称于时。后累迁至刑部侍郎。和承芳明代举人,平定人。历唐山知县,有惠政。以父丧还籍,斩衰竹杖,徙行千里,居丧哀毁。世称为真孝廉。和隆武,清代名将,满洲镶蓝旗人。因功封三等果勇侯,授吉林将军。卒谥壮毅。和映,清代乾隆进士,蒙古镶黄旗人。原名和宁。奉使卫藏及西域,前后凡十二年。著有《读易汇参》、《三州纪略)等书。

姓卜的名人-姓名学

卜姓,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92位。历史上部分姓卜的名人卜商(公元前507年——前?年)字子夏,春秋末年晋国温地(今河南温县)人,一说卫国人,“孔门十哲”之一,七十二贤之一,人称卜子。性格勇武,为人“好与贤己者处”。以“文学”著称,曾为莒父宰。孔子逝后,他到魏国西河进学,主张国君要学习《春秋》,吸取教训。以防止臣下篡权。提出过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”的思想,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,然后才能使其效劳。卜式,西汉大臣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以牧羊致富。武帝时,匈奴屡犯边,他上书朝廷,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。帝欲授以官职,辞而不受。又以二十万钱救济家乡贫民。朝廷闻其慷慨爱施,赏以重金,召拜为中郎,布告天下。他以赏金悉助府库;身为郎,仍布衣为皇家牧羊于山中。武帝封其为缑氏令,以试其治羊之法,有政绩,赐爵关内侯。元鼎中,官至御史大夫。後因反对盐铁官营,又兼不习文章,贬为太子太傅,以寿终。卜天与,吴兴余杭人也。父名祖,有勇干,徐赤将为余杭令,祖依随之。赤将死,高祖闻其有干力,召补队主,从征伐,封关中侯,历二县令。天与善射,弓力兼倍,容貌严正,笑不解颜。太祖以其旧将子,便教皇子射。居累年,以白衣领东掖防关队。元嘉二十七年,臧质救悬瓠,刘兴祖守白石,并率所领随之,虏退罢。迁领辇后第一队,抚恤士卒,甚得众心。二十九年,以为广威将军,领左细仗,兼带营禄。卜天璋,(1250—1331)元洛阳(今属河南)人,迁居开封。字君璋。历官工总主事、刑部归德知府,后累迁广东廉访使。天历二年(1329)拜山南谦访使,至则厉风纪、肖吏治,有治绩。曾上《中兴济治策》万余言,切中时弊。后谢病归。卜大同,明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字吉夫,号监泉。嘉靖进士。由刑部主事官至湖广按察使。倭寇骚扰东南时,任福建巡海副使,边备多所兴革,使倭寇三年不敢犯。著有《征苗图记》、《备倭图记》及《监泉集》。姓卜的男明星 卜维扬、卜大明、卜万苍、卜学亮、卜宇等等。姓卜的女明星卜敏等等。

姓元的名人-姓名学

元姓,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91位。历史上部分姓元的名人元宏: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。公元386年,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(386-556年)日益强大,尽占长江以北地区,成南北朝对峙之势。传至孝文帝拓跋宏,迁都洛阳,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,自己也改名为元宏,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。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,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元勰:字彦和,献文帝第六子,孝文帝之弟。太和九年(485年),封始平王,转中书令,改封彭城王。宣武永平元年(508年)被杀,追赠使持节、侍中、假黄钺,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,谥曰武宣王。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。元结:字次山。唐朝时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天宝进士。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,致力于古文写作,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。著有《浪说》7篇、《漫记》7篇等。元稹:字微之。唐朝时河南(今洛阳市)人。元和元年,对策举制科第一。任左拾遗。早期反对权贵宦官,但后转而依附宦官。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,共同提倡新乐府,两人齐名,世称元白;诗称元和体。著有《元氏长庆集》100卷,今存60卷。所作传奇《会真记》,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,为后来《西厢记》所本。终年52岁。元载:字公辅,岐山人。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。嗜学好属文,以明庄、老、文、列四子之学,策入高科。初授新平尉,历度支郎中。肃宗嘉其奏对,委以国计。充使江淮,都领漕挽。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,并诸道转运使。以附李辅国,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,排去忠良,引用贪猥。大历中,以贿败,伏诛。集十卷,今存诗一首。元绛:字厚之(1008-1083),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(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),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,遂为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)人。北宋大臣、文学家。元绛从小聪颖好学,5岁时便能作诗,9岁时拜见荆南(今湖北省江陵)太守,太守试以三题,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。天圣八年(1030年)进士及第。初授江宁推官,摄上元令(现均属江苏江宁)。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,欺男霸女横行乡里。元绛不惧豪绅,依法将其捕获,予以斩首。元绛善于断案,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,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。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,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、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。即令捕回妇、僧,审出实为奸情杀夫。百姓无不称颂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,后改任通州海门县(今江苏省启东东北)。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,按律盐为官办,百姓贩盐犯法,制置使欲治盐贩罪。元绛认为该地产盐,并以此为生,超过规定存盐数,情有可原,宜略施惩戒放之。后升江西转运判官、知台州(今属浙江省),转为度支判官。皇佑四年(1053年)为广东转运使,迁工部郎中,历两浙、河北转运使,召拜盐铁副使,擢天章阁待制、知福州,进龙图阁直学士,调广、越、荆南,为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。熙宁八年(1075年)十二月,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、判太常寺兼群牧使、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。元丰二年(1079年)五月,受耆宁(神宗子)事牵连,贬知亳州,改颍州。三年,加资政殿学士、知青州。四年,以太子少保致仕。元绛在官期间,操持有当,支持王安石变法。工于诗文,“景灵宫”作神御11殿,令其作《上梁文》,一夜之间完成。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。著有《玉堂集》,《全宋词》存其词2首,《宋诗纪事》存其诗6首。卒后,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章简”。元景皓:公元550年,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,自己做了皇帝,建立了齐朝,历史上称为北齐。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,元氏贵族势力庞大。高洋夺权后,为了巩固他的统治,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,这样一来,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了。有一次,高洋要到晋阳巡行,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,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。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,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,想改成高姓。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,怒斥元景安:“为了保全自己,竟抛弃祖宗,换成别人的姓,太可耻了!大丈夫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!”意思是说,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,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,苟且偷生?贪生怕死、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。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,听到这事,更是火冒三丈,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。后来常用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不愿苟且偷生。元德昭:本姓危,字明远,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(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)人。吴越王重其才,忌“危”字刀下有“厄”,改姓元,后由于战功卓著,拜为丞相。元奉宗:字知礼(961-1038),北宋余杭(治今浙江省杭州)人。景德二年(1005年)进士,释褐知歙州绩溪县,徙常州武进令;为漳州从事,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,俄改淮南幕、擢太子中允,领庐州榷酤,又知蜀州晋原县。仁宗时,迁太常丞,赐五品服,知通州海门县,又迁太常博士。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,有监郡之行,请余杭一闲局,求分务南都,旋即告老归姑苏,终官都官员外郎。子绛。仲淹“以公年德,尝修乡丈之礼”;又因其“孝友之风”、“抱道于身”而加敬,为撰墓志。元好问:字裕之(1190-1257),号遗山,金代秀容(今山西省忻县)人。系出元魏,七岁能诗,兴定三年进士,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,金亡不仕。古文继承韩柳,结构严密。诗主风骨,反对浮艳。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。编有中州集。著有遗山集、续夷坚志。金庸小说中的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”正是出自他的词《摸鱼儿》。此外,还有元浩、元跬、元康、元崇,均为唐代高僧,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。姓元的男明星: 元彪、元楼、元彬、元华、元秋、元奎等等。

姓康的名人-姓名学

康姓,是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排第88位,中国大陆第92大姓(2006年统计)。历史上部分姓康的名人康有为:近代维新派著名领袖。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,为"公车上书"。1898年依靠光绪帝发动了维新运动,但遭镇压,逃亡日本。民国6年(1917年)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,十二天后失败。著有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、《大同书》等。康广仁:康有为之弟。参与维新变法,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,与谭嗣同等同时在北京菜市口被杀,为"戊戌六君子"之一。康僧会:三国时高僧。世居天竺。他通天文、谶纬之学,尤娴经律。247年到建夜,孙权为之建塔,因始有佛寺,于是江苏佛法始兴。康泰:三国时吴国人,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。约在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(今柬埔寨)等国,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,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(今印度)使臣,归国后撰有《吴时外国传》。康再遇:北宋大将,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,康氏自此显达当朝。康昆仑:西域康国人,唐代琵琶演奏家,德宗贞元时有"长安第一手"之称。康与之:南宋时人。高宗时因上"中兴十策"而闻名。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:纯以农业为主,按口授田,自力耕织,平均分配生活资料,无私有制,无战争和剥削,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。著有《昨梦录》。康海:明代文学家,曾任翰林院编修,为"前七子"之一。所作杂剧、散曲、诗文集多种。姓康的男明星:康乔、康华、康康、康辉等等。姓康的女明星:康安莉等等。

姓毕的名人-姓名学

毕姓,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76位。历史上部分姓毕的名人毕万:(生卒年待考),春秋时代毕公高后裔,晋献公的大夫,被晋国封在魏,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。毕万的后代魏文侯,后参与“三家分晋”,与韩、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,自立为诸侯,且国势强盛,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毕轨:(生卒年待考),山东东平郡人。三国时在曹魏与创清谈风尚的“傅粉何郎”何晏齐名的名士。毕众敬:(生卒年待考),山东东平郡人。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。毕构:字隆择,河南偃师人。著名唐朝大臣。六岁能文,擢进士第,景龙末召拜御史大夫,与河南尹李杰,皆一时选,世谓毕李。为政清严,官至太子詹事卒。毕炕:又名毕构子。唐玄宗天宝末为广平太守。时安禄山叛乱,攻城急,毕炕坚守不下,城陷死,谥忠。毕宏:(生卒年待考),京光人。著名唐朝画家.寓居于蜀。善画山水、古松、奇石。著名当世。杜甫《戏韦偃为双松图歌》中有“天下几人画古松?毕宏已会韦偃少”的诗句。毕升:(公元?~1051年),布衣出身。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,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.北宋庆历年间(公元1041~1048年),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,是一次人类印刷史上的技术革命,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。毕升还研究过木刻活字版,活字可以多次使用,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。毕际有:(生卒年待考)。著名清朝文学家。《聊斋志异》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部通州知府,家住东平府所辖淄川县,是与潍县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。毕沅:(生卒年待考),字绍荡,号秋帆,江南镇洋人。著名清朝学者。留心经史文学,旁及舆地金石之享。尝谓“经义当宗汉儒,说文当宗许慎,编,年史谏水先生最长。”以好士知名,学人如钱大听、邵晋涵、章学诚、洪亮吉、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。所著《续资治通鉴》二百二十卷,集钱、邵、章等诸人之力而成。诗文有《灵岩山人诗集》、《秋帆文集》。毕諴:郓州须昌人(今山东东平)。著名唐朝大臣。文宗大和六年举进士。懿宗时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位同宰相),终河中节度。通经史,工辞章,善书法。毕宏:唐朝朝京光人,寓居于蜀。善画山水,古松奇石。著名当世。杜甫《戏韦偃为双松图歌》中有“天下几人画古松?毕宏已会韦偃少”的诗句。毕渐:字号,江陵潜江人(今湖北江陵)。著名宋朝官吏。哲宗绍圣元年中状元。历太常、鸿胪少卿,为膳部员外郎,出知荆南府。以文学致身,刚介自立,为时所称。毕昌:杭州府仁和人(今浙江杭州)。著名明朝官吏。永乐年间进士。官吏部主事,历郎中,居官清慎有雅度。官至南京左通政。毕沅:字湘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江苏镇洋人(今江苏太仓)。著名清朝大臣、学者。毕士安:字仁臾,代州云中人。著名北宋宰相、学者。乾德四年进士,真宗登位拜工部侍郎,枢密直学士,景德初拜同平章事,美风采、善谈吐,年耆目目毛,读书不辍,又精于词翰,书法欧虞。毕仲衍:云中人(今河南郑州),毕士安曾孙。著名宋朝官吏。熙宁三年与弟毕仲游同登进士,历官至官制局检讨,擢起居郎。著有《中华备对》十卷。毕仲游:云中人(今河南郑州),毕士安曾孙,毕仲衍之弟。著名宋朝官吏。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登进士,曾任河东路提点刑狱,为官清廉,累官至吏部郎中。为文雄健博辩,多切事理。著有《西台集》。毕再遇:衮州人(今山东衮州)。著名南宋将领。以荫补官,隶侍卫马军司。武艺绝人。宋宁宗开禧间与金人战,取泗州,定盱眙,完楚州,皆以智勇立奇功,时称名将。宋嘉定元年,除左骁卫上将军。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。毕振姬:山西高平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、学者。清顺治三年进士,授平阳府教授,官至湖广布政使。在山东赈灾有方。公余苦读不怠,时称“有官僧”。有《尚书注》、《西河遗教》、《西北文集》等。毕道远:字东河,山东淄川人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公元1841年)进士,清光绪八年(公元1882年)授都御史,历官至礼部尚书。书法米芾,名重一时。姓毕的男明星:毕彦君、毕诗考、毕晓海、毕克、毕国智、毕福剑、毕鑫业等等。姓毕的女明星:毕畅、毕云琪、毕秀茹等等。

查看更多